今年中心城區計劃新建17個 新華公園智慧停車場已試運營!
來源:成都商報 發布時間:2021-10-08
今年上半年,成都市住建局牽頭制定了《成都市中心城區2021年公共停車場建設方案》,計劃2021年在成都中心城區建設公共停車場33個,其中新建智慧停車場17個,續建、改(擴)建16個,提供使用停車泊位不低于14328個。當前,已有多個項目完工或進行收尾。
“這一批新建停車場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成都市住建局公建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這33個停車場項目中,利用地下空間或城市剩余空間進行打造的項目達到31個,占比約94%。
充分利用城市剩余空間以及拓展地下空間,這也是成都當前推動公共停車場建設的一項重要原則。這些新建智慧停車場,建成什么樣了?有多智慧?如何運營?近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
新華公園智慧停車場
提供468個車位
在新華公園地下停車場,記者看到,現場無人值守,系統能夠對車輛進行自動識別和實現線上繳費。目前,停車場內一側正在進行充電樁安排,而在非充電普通車位上,已有不少車輛停在其中。
據新華公園地下停車場建設方成都慧晟停車場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地下停車場已投入試運營,即將正式投用。
記者了解到,新華公園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共建有468個停車位。停車場設置了雙車道出、入口各1個,2部直升電梯可直達新華公園內部。
據成華區公建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一直以來,這一片區停車難現象都較為突出。尤其是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萬象城商圈都在附近,對停車需求量較大。
也正是基于此,成華區政府利用了新華公園的地下空間,打造了新華公園智慧停車場。這就大大緩解了片區停車需求,“在此之前,新華公園的地下空間是沒有開發的。”
“正式投用之后,我們除了為市民提供臨時停車服務,還將針對周邊小區及辦公場所,推出線上車位預定,整租、分時租賃等特色包月服務”,成都慧晟停車場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的是滿足不同人群的停車需求,最大限度用好地下停車資源。
快活4組智慧停車綜合體
能體驗全智能機械式停車
位于青羊區黃田壩片區的快活4組智慧停車綜合體,是一處新建的停車樓。目前,停車樓正在加緊收尾施工。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是一棟十分有設計感的白色小樓。整棟樓引入綠色生態系統進行立體綠化,每一層都是流線造型,利用上下的錯層出挑,形成了錯落有致的綠化空間。
這棟停車樓用地面積2988平方米,建筑面積一萬四千余平方米,分為地上五層和地下五層,其中,地上二至五層為自走式停車位,有164個停車位;地下二至五層為全智能機械式停車位,共196個停車位。
“使用全智能機械式停車位時,車主不需要把車開進車位,當車輛在固定點位上,這套智能化的機械設備會自動將車輛通過機械升降和機器人裝載移動放入車位。車主只需要在系統內輸入車牌號就可以取車了。”據項目方工作人員表示,全智能機械式停車庫投用后,車主只要站在入口,在操作平臺上輕觸屏幕,入口大門就會自動打開。由機械手將車輛收入庫,智能識別車輛類型,分別放入轎車或越野車的專用車位。
成都市住建局公建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前,成都正通過新建、改建等方式科學增加公共停車泊位供給,緩解交通密集區域停車難問題。此外,該負責人還表示,為了提高市民便利度,滿足“十五分鐘”公服圈需求,這些新建停車場在正式投用后,還將陸續接入“成都停車APP”,打通停車大數據,盤活閑置車位,實現車位預訂、共享車位等功能,減少占道停車泊位,提升片區通勤效率,切實為市民提供便利。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成都停車APP平臺已涵蓋停車場2.09萬余個,泊位220萬余個,接入數據停車場2450余個,泊位52萬個,注冊戶量約34.13萬個。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垚